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整个市场的交易规模已达到近4000亿元的水平,特别是拍卖市场的规模已达到600亿至700亿元的平台规模。近年来,艺术品已经开始超越住房市场和股票市场,成为投资领域的新贵。
随着个人或者家庭财富增长到一定量级,财富保值需求便开始逐渐大于增值需求。而往往当危机(战争危机、金融危机等)发生的时候,藏品的抗风险属性是最高的。
以美国市场为例,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艺术品由于其稀缺性和独有的文化价值,使得它投资升值的功能被无限放大,是最佳的抗风险投资产品之一。
艺术品是最佳的抗风险投资产品
我国收藏群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的收藏机构和收藏家;二是大型企业和资产富有的商人阶层,三是中低收入的普通收藏者。相关数据表明: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人群才是收藏的主体。
我们用一幅作品为例,黄宾虹巨制《黄山汤口》以3.45亿元成交,创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价,买家是山东雷丁新能源汽车集团。1952年的时候,黄宾虹的画才卖1块钱一幅,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可以买好多幅。黄宾虹的画从1元涨到3亿元,价格暴涨了3亿倍。
当年45块钱,现在拍卖会上至少180万,当年60到90买的山水画,现在至少拍500到1000万,收画的利润有上千万倍,有上万倍。就拿齐白石讲,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才两万块钱一尺。现在卖多少钱了?翻了几万倍,什么房地产,什么都不成。
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艺术品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消费的终极。
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交易数字惊人。一方面中国高净值人士偏好投资,其财富总值中约19%用于艺术品投资,投资额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文化艺术品消费欲望的提高,给文化艺术品市场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和投资空间。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大量的资金需求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也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增长。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无论什么时期的艺术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一种信仰。因此历史赋予收藏品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缘于对祖先文化的认知和崇仰,更缘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这也说明了艺术品投资是最佳抗风险投资产品。
通过收藏不仅能结交到圈子里志同道合的知己,共同建立良性的收藏观和认识观,在更好地保护文物和传播文化同时也为自己或者家庭传承非常高抗风险属性的投资产品。
当下文化产业早已上升到国家政策领域,国家已经将金融资本市场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首要的发展目标。艺术品金融化无疑成为推动艺术品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也是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
画廊、艺术机构和艺术经纪人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藏家或艺术家搜寻符合条件的交易对象,同时也可以签约培养艺术家,筛选、包装,推广合格的艺术品进入市场流通。 钲品轩艺术馆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专注于艺术家成长和发展,培养和扶持青年艺术家,成为 钲品轩艺术馆及关联平台机构签约艺术家,为艺术家打造一站式服务,助力艺术家成长,让艺术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