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时指示:“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提高金山银山的价值,让茶产业在实现“两个更好”奋斗目标中作出更大贡献,特举办“苏耽”杯商城高山茶文创大赛。该活动由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商城县苏仙石乡人民政府主办,商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媒体支持,其鹏有机名茶厂、苏仙石乡邓楼茶场、东奇山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子安贡茶业有限公司、长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苏仙石乡驻杭州外建党支部提供赞助。优秀作品将展播并结集出版。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特色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范东升(中)在双椿铺镇顾畈村调研指导黄金茶生产(黄羽摄)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水质良好。大自然的孕育和恩赐,让我们家乡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粮油、油茶、中草药、葛根粉、蜂蜜等特产,更盛产具有独特风味的高山茶。每当喝到家乡的“商城高山茶”,就会情不自禁地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对现实的欣喜、对未来的憧憬……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家乡茶叶的生产,以采摘野茶为主。在家乡的山上,每道岭、每条沟,都能看到野茶生长的影子。大人们每到适宜的采茶季节,就到山里采摘野茶。采茶人中午不回来吃饭,直到下午太阳快落了才回来,简单吃了饭以后就开始炒茶。炒出的茶叶主要用于自己日常饮用或者馈赠亲友。我爷爷是在十里八乡有一定影响的“乡贤”,有一些亲戚、邻居每年都将自己采的野茶送给爷爷品尝。我也经常陪伴爷爷喝茶,对茶也有了一些印象。我们家乡的茶叶采摘得比较晚,叶片很大,而且还带秆子,俗称“秆子能撑船,叶子能包盐”的那种大叶茶。它的特点是,香头大,耐冲泡,一壶茶喝一天也还能尝到茶味。晚饭前泡一壶,一直喝到临睡还是香气扑鼻、口中回甘,好像这是一壶永远泡不尽的“神水”。 爷爷尤其钟爱家里的一把老茶壶。我清晰的记得茶壶上面还写了一副“寒夜来客茶当酒,知心人到话篇长”对联。最令我高兴的是家里来客人了,爷爷或爸爸让我去河里清洗茶壶、茶杯。我终于有了亲近这个老茶壶的好机会,不禁乐滋滋的地、小心地用一个木盆装好茶壶茶杯,从锅台门口抓起几把火灰,到河里清洗。回去时,我会特意用铜壶带回一壶山泉水,在灶里烧开给客人泡茶喝。 在冬天,喝茶是一件更令人快乐的事情。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围坐在烧树蔸子火的火笼周围,吃着吊罐里煮的饭,尝着吊锅里煮的菜,饭后再来一杯火笼煨水冲泡的茶,一边烤火,一边喝茶,一边听爷爷讲家史、《三字经》《教儿经》等内容,听父亲讲《毛主席诗词》《增广贤文》。这些内容让我终身难忘,终生受益。炭火暖身,茶水提神,教导增智,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逐渐养成了阅读的爱好。在家乡火笼边喝茶学到的一些知识使我终生受益。我爷爷、我父亲都是高寿,爷爷92岁去世,父亲95岁无疾而终。我们商城县被评为全国长寿之乡,与常喝高山茶不无关系。 随着我参加了工作,视野扩大了,知识增多了,才知道我们信阳主产的茶叶是“信阳毛尖”,和我们邻省安徽生产的茶叶 “六安瓜片”,都是驰名中外的名茶。我们家乡正好处在信阳和六安之间,大别山北麓,处于北纬31度的优质茶生长“黄金线”上,所以我们家乡的茶叶既有信阳毛尖的特点,又兼有六安瓜片的外形,更具有独特的风味,同属于绿茶,属于信阳毛尖系列,是信阳毛尖中的珍品。我们采摘的是一芽两叶或三叶,比信阳毛尖大,所以香气大,耐冲泡,杯内没有悬浮浮的毫毛,人们称之为“大清浓”。加之我们与六安田搭埂地相连,我们的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与六安瓜片也相似,采摘的也是大叶片,但是我们的制作工艺又比六安瓜片捻得紧,于是形成了介于信阳毛尖与六安瓜片之间的一个具有独特外形、特色风味的“商城高山茶”。我们商城的高山茶,生长在海拔三百米以上的高山之中,是无污染,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生态茶叶,绿色食品。 正是由于商城高山茶具有的独特优点,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把野生茶集中种植,成为茶园。改革开放后又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茶苗发展茶园,近几年还引进了黄茶,我们称之为“信阳黄金茶”。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多万亩,产值达18亿元,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目标。我县的苏仙石乡已有茶园两万多亩,有十几个村都是茶叶专业村,创造了“其鹏茶”、“子安贡茶”、“东奇山茶”、“金刚碧峰”等系列茶品牌,成为“商城高山茶”的核心产区。 进入新时代,勤劳智慧的商城人民把茶叶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实施茶乡游,拓展茶乡游的内容,把红色、绿色、特色、古色都以茶为媒,以茶为平台,展现在游客面前。现在我们成功地把茶叶生产基地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把茶叶生产的活动打造成了旅游活动,把茶叶的系列产品打造成了旅游商品,把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的住房打造成了游客民宿,把茶农的一日三餐打造成了游客的美食。通过以茶旅融合为基础,带动其它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把商城打造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茶旅高度融合的金刚台西河景区(范东升摄) 商城是美好的,商城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更是热情好客的。每当我站在茶山上,看到郁郁葱葱的茶叶的时候,每当我拿着清香扑鼻的茶杯品茗“商城高山茶”的时候,我就在想,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商城高山茶”这一珍贵的产品,让很多商城人已经因茶兴业、因茶致富,今后商城人民一定会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等一系列高山茶的文章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将要把“商城高山茶”这个品牌发扬光大,把“商城高山茶”的旅游做大做强,通过“商城高山茶”的旅游带动我们商城的茶乡游,实现茶旅结合、农旅结合、康养结合,真正把商城打造成一个全域旅游县,让商城成为大别山中一颗绿色的明珠,成为大别山中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商城旅游观光,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通过茶乡游,以及茶旅结合、农旅结合等全域旅游,达到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提高金山银山的价值的目的,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告慰成千上万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的大别山中的革命先辈们,实现世世代代大别山人民改变家乡面貌的美好愿景。 由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和苏仙石乡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商城县融媒体中心媒体支持展播的“苏耽”杯商城高山茶文创大赛征文活动,到今天展播55期,圆满结束了。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得了县内外干部群众和文艺各界别人士踊跃参与和热情投稿,共收到文学作品210篇,新闻稿件14篇,摄影作品 492幅,书法作品 10幅,剪纸作品 4 幅,叶雕作品10幅,音乐作品1 首;在融媒商城展播55期,展播各类作品300余篇(幅);还有一些优秀作品被上级主流媒体发表。征文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投稿支持的作者们,感谢给予关注的广大读者!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依茶而生、因茶而兴的苏仙石乡人用淳朴、善良、勤劳、坚强哺育一代又一代,用亲身实践传承着“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的高山精神。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辉煌历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苏仙石乡人追随幸福的脚步不止,继续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风姿书写茶叶大篇章。 编者 2021年6月7日